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劉仁州

【「劉老師說」系列】伴侶的尋找條件,深受童年經驗感受的影響

已更新:2021年2月20日

(劉仁州老師口述,劉曉芸整理)


尋找一個對象,可能的參考條件太多了,但為什麼我們會執著於那幾個條件?


我的執著跟小時候的經驗、感受有絕對的關係;沒有一個人嫁一個人、娶一個人是莫名其妙的,沒有在街上碰到了,就喜歡了的這一回事。一見鍾情也不是莫名其妙的發生,而是當我們一見到這個人,我們就已經因為自己的過往經驗,而被他吸引了。


我們很容易在老公身上尋找爸爸,因為找不到所以在生活中的相處裡常常生氣。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嫁一個「老公」,我們在嫁一個「爸爸的替代」。


我們很奇怪:如果我很喜歡我爸爸,那我就去找一個像我爸爸的男人就好了,為什麼我要找一個跟爸爸不一樣的人?


我們很喜歡的爸爸,也有我們不喜歡的地方。但是我們不喜歡的地方,我們不太願意去講;我們不喜歡的地方,會變成我們在找尋伴侶時的根據。我們會去找尋一個伴侶,他沒有我不喜歡爸爸的部分;我們會在對方身上看到我渴望爸爸擁有但我在童年時卻沒有看到的部分。


但是我爸爸身上有的東西,在伴侶身上就沒有,因為我們找到一個和爸爸相反的人。世界上沒有這種男人會同時擁有爸爸的優點,且不會有爸爸的缺點,然而我們在伴侶身上都有如此的渴望。


譬如說爸爸非常的好,既溫柔又體貼,但是爸爸很忙,他陪我們童年的機會很少。雖然我很喜歡我爸爸,但是我也有一種很不滿足的感覺,因為我總覺得在很多時候,當我需要爸爸的時候,他都不在。等到我們談戀愛的時候,我就會談到一個對象就是很黏我們,他經常會花時間去陪我們,但是他做事情可能沒有那麼認真,他可能沒有那麼樣有魄力,他可能工作上面常常不順,但是他就是很願意陪伴。那個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爸爸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是一個很認真工作的人,收入一向都很穩定;然後就會發現老公身上沒有這些。


在談戀愛的時候,我們不會去在乎這些,我們只在乎在他的眼中,我是最重要,他經常花時間陪我。我們就會覺得說,這個男人滿足了我小時候對爸爸的渴望。但是等到一結婚之後,我們在他的身上要找像爸爸的地方,找不到;找不到就天天吵架。當別人問起:你怎麼會跟他結婚?我們很順的就回說:我是被他騙的。


到底是我們把人家騙來的,還是我們被人家騙去了?


很多時候我們是被自己內在矛盾的需求所欺騙。生命有兩條驅動的線,一條是「渴望」,一條是「習慣」,我們被這兩條線所牽動;我「習慣」這樣的爸爸,或是我「渴望」這樣的爸爸,我們一下子「習慣」、一下子「渴望」。我們自己內在沒有把「習慣」跟「渴望」做一個好的調和,所以不是人家在找我們的麻煩,是我們在找自己的麻煩。


每一個人的好跟壞,都是存在的,只是一部分是顯性,一部份是隱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是去找那個顯性的:我爸爸有這樣的優點,所以我找一個老公有這樣的優點;還是我找一個隱性的:我爸爸有這個缺點,我把這個缺點變成我老公的優點,所以我找了一個老公,他沒有我爸爸的這個缺點。就像我爸爸非常的木訥,於是我找一個老公非常的風趣;我爸爸完全不喜歡出門,我就找到一個老公很會帶我出去玩。


尋找伴侶,關鍵不在我們找了什麼人。

關鍵是我們跟對方結婚,跟對方生活,我們會不會為難他。


如果我們不為難他,我們就是清楚知道這個男人跟我爸爸不一樣,我們知道這個男人哪些方面是我喜歡的,哪些方面是我不喜歡的。當我們為難伴侶,我們就是在為難自己,因為我們內在有互相矛盾的部分,我們又想要魚又想要熊掌,但明明是魚跟熊掌不可兼得,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PS劉老師是對著「太太」講話,但同樣的理論也套在「先生」的角度唷

PS有任何想提問的,都可以在留言區留言,或是私訊給我們唷



10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