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州老師口述,劉曉芸整理)
要成為一個好的老師或是一個好的父母,這個成人需要有很多的能力,但是其中一種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被傷害的能力」。
一個孩子從小長到大,他不知道要傷害父母多少次,一個孩子從不懂事,到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老師不知道要被傷害多少次。
如果這對父母、這個老師沒有「被傷害的能力」,我們是不可能把一個孩子帶大。
孩子出於恐懼,或是孩子出於其他原因,然後忘恩負義、栽贓、無中生有、說謊欺騙等等,都是可能發生的事,這些都可能會讓身旁的我們被蒙上不白之冤,但我們能不能夠承受這樣的傷害,好好的跟孩子對話?
我們的心態不是說「我對你這麼好,你就應該要怎麼樣」,很多時候孩子不是只有一次犯錯、兩次犯錯,他可能還要犯更多的錯誤,但是孩子怎麼會知道有一個人我真的可以相信他,那就是「不管我(孩子)犯了多少錯誤、傷害他(成人)多少次,他都還是一樣愛我」。
當跟孩子之間有狀況發生的時候,我們有需要講,但是要怎麼去跟孩子講?
不要去責備,也不要去責問,整個對話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被了解」,怎麼樣利用機會,讓孩子了解我們。與孩子對話根本的出發點,是在於「了解」與「被了解」。如果我們是「責問」孩子,我們的口氣就會不一樣,如果我們只是想要「了解」當時孩子在想什麼,或是當時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責備的意思。
一個成人,有對錯的觀念;一個小孩子即使他很小,不管是小學二年級、三年級,他也有對錯的觀念,孩子的對錯觀念不會輸給成人。所以孩子自己做什麼事情,是對還是不對,孩子心裡面自己明白,但常常是當成人用責問的口氣;「責問」的意思就是說:我很清楚的知道,你這個事情是錯的,所以我要告訴你:「你是錯的」。當我用責問的口氣跟孩子對話,孩子他就開始「積非成是」。他明明是錯的,他不承認錯;他明明是錯的,他就強辯他沒有錯。一個孩子會離開他原來的是非判斷,是他自己願意這樣?還是他常常被環境、被旁人逼迫,因為孩子承受壓力,所以他就被迫這樣去做。
只有在「了解」與「被了解」的情況底下,孩子才不會這樣;常常因為「了解」與「被了解」之後,孩子會承認他的錯。一個孩子承認他是錯的,跟我們告訴他:「你這樣是錯的」,這個對這個孩子的生命是絕然不同的造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