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劉仁州
文字整理/劉家蓉、劉曉芸
人際關係互動中,當我們有足夠的安全感,肯定自己的時候,我們就不需要去證明自己,不用在處理、應對他人的時候照顧自己,我們不需要做一些事,或說一些話來凸顯自己或肯定自己。我們可以專心的、平和的,去應對對方的需求;我們可以像一面鏡子,或者可以成為老天爺的一個管道,讓老天爺的愛和智慧,通過我們的生命去滋養對方。
但是當我們沒有那麼有自信,沒有那麼肯定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會莫名其妙地想要去說一些話、去做一些事;這些話語跟行為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我說的這一些話,是為了對方而說,還是為了自己而說,事後我們會感覺得出來;這些話我是在體會、體貼對方的生命(注意力放在對方的生命)?還是我是在告訴對方我曾經學過什麼,我那些方面是很不錯的,我很希望對方看見,或者希望老天看見我(注意力在自己身上);這兩種 是很不一樣的狀態。
發現自己有障礙、有困難,並不是壞事,有時候我們難免會為了自己說些話、做些舉動,但知道、察覺就好。
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是純粹為了孩子的利益嗎?還是很多時候父母是利用孩子在照顧自己?
表面上對孩子指指點點、要求很多,但是他是在照顧小孩嗎?還是在照顧自己?
很多父母其實是自尊不足,藉由孩子來鞏固自己的尊嚴,要求孩子來愛他,比他愛孩子來的要多。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