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劉仁州

【「劉老師說」系列】母女糾葛難解

口述/劉仁州

文字整理/劉家蓉、劉曉芸


劉老師:你的希望,是有一天你媽媽不會再這樣對待你?還是你希望有一天,即使媽媽這樣對待你,你都可以心平氣和地來面對她?


學生:第一個是不可能的,第二個應該是可以這樣就這樣。第一個是心裡的期望,但是我也知道是不可能,我會很辛苦。


劉老師:也就是說,也不是全然不可能,但是那不是你努力的目標。


你媽媽的生命要不要產生變化,她要不要對你有另一種看法跟對待,這是媽媽的事。但是你怎麼了解媽媽,你怎麼應對她,這是你的事。

你要被她這麼一講,然後你要很難過,或者要很生氣她為什麼這樣常常用這種方式對待別人;你的感受跟你的行為,這是你可以努力的部分。


你可以做的是你自己的部分,你不能做屬於她的部份;

她是什麼樣的人由不得你,但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是你可以決定的。


學生:可是這樣的想法…,我現在跟別人相處,我可以知道他怎麼樣,那不關我的事;可是對自己的媽媽,好難喔…


劉老師:因為你本身就是分裂的。為什麼你分裂?

就是說你一方面屬於你的祖母,但是另一方面你也屬於你的媽媽。但是你的祖母跟你的媽媽是對立的。


你媽媽一方面又很想要擁有你,因為你是她的女兒;但有時候她又很痛恨你,因為你是奶奶的孩子。所以她很恨你的時候,她又把你推到另外一邊。她會對你那麼生氣,並不是因為你很愛妳阿嬤,而是因為你好像不是她的人,你沒有向著她。


學生:但是老師,我覺得我媽很奇怪,我媽很像小朋友,就是那種國小生,就是你只能我好,你是我這一國的,你不可以跟他好…就是很分明這樣子…


劉老師:是…,但是你的口氣啊,就是批判…


學生:我現在講的這些話嗎?


劉老師:對。


學生:我只是在講事實耶…


劉老師:譬如說你說「媽媽像一個國小生」,你不是講事實,你是覺得媽媽不應該這樣,媽媽這樣是不對的、不好的;但是你媽媽事實上,她是這樣的。


有一個媽媽她很喜歡像國小生嗎?她一定不是,她是沒有辦法,然後她生命呈現出來讓人家感覺就是「她沒有長大、沒有長好」。所以你的生命沒有來到一個地方,是去「了解」,去了解媽媽到底怎麼了?媽媽從小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長大?成長的過程遭遇了些什麼事?在她跟爸爸的婚姻裡面,她發生了什麼?


學生:其實我了解,也跟她聊過,她好好的時候可以聊,可是她常常不正常啊。


劉老師:為什麼一個人會不正常?就是我剛剛說的,她渴望被看見而沒有被看見,她渴望被聽到而沒有被聽到,她渴望被了解而沒有被了解;而如果這個渴望在她內心裡面本來是小小的,漸漸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她渴望被親近的人了解。她覺得這些她認為是親近的人都在應付她,甚至莫名其妙在對付她,而沒有真的看見她、了解她。


學生:媽媽最常講的就是我們欺騙她。其實我們沒有欺騙她,我們只是沒有照著她想要的走,如果跟媽媽講實話,她就會反應很大,所以我們只是選擇不講,不是欺騙;但是媽媽就是覺得大家都在欺騙她。


劉老師:但是你知道她的語言、她的定義,那你就讓她是這樣,所以如果她覺得你在欺騙她,你不會覺得不舒服,因為你知道為什麼你不在她面前照實說,因為你知道如果真的照她的話去講,搞不好她會更生氣,因為你講實話她更生氣。

你不講是因為不想跟她搞得太不舒服,如果你的選擇是這樣,那你為什麼要在乎她說「妳欺騙」?


學生:因為我就是很容易掉入,想要去陳情,去為自己辯解…


劉老師:問題是為什麼要澄清?為什麼要辯解?就是因為這個人他會願意心平氣和地或者心胸開放的聽你說,來了解你。


但是如果你媽媽不是這樣的人,她已經有她非常固執的見解,她聽不進去你講的;那你越澄清越辯解,就越攪和在一起。所以你為什麼需要跟你媽媽澄清跟辯解?因為你以為澄清、辯解會有用。常常到最後不是媽媽傷害你,而是你傷害了自己,因為你有那個意圖,你在做一件事情,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但是你卻不斷的去做。


所以透過學習之後,希望你會比較心平氣和來面對所謂命運中不可改變的一些事情,特別是你媽媽。



659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