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仁州

【「劉老師說」系列】生命學習成長,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穩定

已更新:1月29日

(劉仁州老師口述,劉曉芸整理)


只要人在一起,有時候就會碰觸到對方的痛處,或者觸碰到對方生命裡埋藏的地雷;然後對方就爆炸,整個人的情緒一瞬間就被挑起。如果我們「不是故意的」觸碰到對方生命的傷痛,我們可以向對方表示歉意,可以告訴對方我們不是故意要去碰觸他的傷痛。但是接下去,就是對方要處理他自己感覺的問題;所以他的傷痛如果被碰觸,而他有經驗,他有機會去感受它、處理它,那相同的傷痛,下一次再度被碰觸到,反應就不會那麼的強烈。


但是如果對方的情緒發作,也激發我們自己的情緒發作,那就「對號入座」了。這就表示我們對對方的強烈情緒,我們也有隱藏的傷口;因此兩個人馬上就對立起來了。否則的話,對方情緒發作,我們只是沉默、表達歉意,這個事件可能過幾天就好了,兩個人還是可以互動的。


所以當一個生命越來越穩定、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懂得進退的拿捏,他也會使得他的環境裡面的每一個人,慢慢的也都趨向一個穩定成熟的方向。


很多時候同一個問題會一而再再而三,周而復始,永遠解決不了,就是因為大家很容易碰觸彼此的生命課題,本來是一個人有問題,然後變成全家人都有問題,大家一起雞飛狗跳;在這樣的情況底下,很多問題10年、20年,它還是一樣在那邊繞。


學習,就是學習讓自己的生命越來越平和、越來越穩定,

即使碰到很情緒的情況,

不管是對方的情緒,還是自己的情緒,

我們有「整理」、有「處理」、有「消化」、有「再表達」的能力。


不要為了使別人變的更好而去努力。我們所有的學習,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練習,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被整理的更周到,被整理得更完整,更有一種穩地平衡的力量,我們只需要呈現我們生命穩定平衡的狀態。


對於對方的生命,我們要有一個信心:就是當我的狀態在最好的時候,周遭的生命都會受到我的影響。所以我們不用去為別人的生命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怎麼去「陪伴」,怎麼去「了解」,怎麼去「互動」,怎麼去「交流」。


離開父母,是在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靠近父母,是在檢驗自己這些年的成長,有沒有成長的比較好。



689 次查看0 則留言

Komentář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