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劉仁州

【「劉老師說」系列】生命的獨特性,不可比較

已更新:2023年1月13日

(劉仁州老師口述,劉曉芸整理)


生命的學習,不論是從課程、書本、聆聽演講等各種管道吸收到知識與概念,頭腦認知後,我們要內化,融會貫通放入生活中。但要在生活中運用、使用、熟練,是需要時間,是有過程要慢慢走。


習慣要改變是困難的,但不是不可能的。我們用「比較」來舉例。如果我們從小生長的環境習慣在比較、被比較,透過學習我們不希望自己陷入這樣的思維模式中,很努力想「不要比較」,很多時候面臨到的是困擾,感受到的是挫折。


你會比較、你很在意比較,但是你又覺得你不想要比較,你希望不要去比較;在這兩個矛盾的兩邊拉扯很困擾。很多時候那種比較的心,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有時候是霎那間跑出來;有時候是我們突然間經驗到別人拿我們去比較,然後有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反感一下子就跑出來。會有這些感受是很自然的反應,但是內心又有一個批判的聲音說:「這樣是不好的,不要去比較,不要去怕別人拿你去比較」。我們的頭腦以為學習過了,我好像應該要修練到一種「我不會拿我自己去跟別人比較」、「我也不會在乎別人要不要拿我去比較」的境界,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沒有到那個地步,還沒有那種修為。


在學習、練習的過程,「接受自己」。當這種「比較心」跑出來的時候,或者被別人比較感到不舒服的時候,接受那個不舒服的感覺,接受自己「明知道不要這樣但還是會這樣」的念頭跟想法;察覺之,放下之。


我知道我在比較,我就提醒自己不要去比較;我感覺不舒服,我就跟自己講:沒關係,別人要怎麼比就讓他去比。我們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跑出來,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去跟別人做比較,這些是霎那之間、控制不了的一些想法,所以練習包容自己、允許自己這個樣子。然後「相信」經過這樣的過程,這種比較的心,會越來越小,我們會越來越沒有那麼在乎。


這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刀切,不是昨天還比較,今天就不會比較;不是這樣的,它是「漸漸」的。所以要先允許自己還是會這樣,即使透過學習已經知道這樣是不好的,對自己、對關係都不好,但是因為從小已經太習慣了,所以它不是你說不要就不要。察覺它、放下它;跟自己講講話,陪陪內在小孩,跟他講沒關係,慢慢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不要有一種責怪自己說:「怎麼又來了,怎麼還會這樣,不是說不要這樣了嗎,為什麼我還會如此」,有時候越想把它切割斷掉,有時候就越斷不掉;越想要斷又斷不掉的時候,情緒就容易上來,我們又掉入批判自己、不接納不允許自己的狀態。


但是如果我們接受它,有時候幽默的笑一笑自己:我就是一個愛比較的人。然後就放下,不舒服還是可以不舒服,只要安慰自己,跟自己講:「我知道你還是很在乎,沒關係,慢慢來,我們會越來越好的」。



60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