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仁州

【「劉老師說」系列】與父母的關係,距離的拿捏

(口述/劉仁州,文字整理/劉曉芸)


如果生命在想的都是「好或不好」,或是「生命要更好」,常常我們就容易陷入情緒當中;我們只要去了解生命,去明白生命。


生命不是要更好,生命是本來就很好。


如果你想要更好,那就是你感覺不好。你感覺不好,你才會需要更好。如果你感覺很好,那就這樣就好,為什麼一定要更好。


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是很大的。當我們開始學習自我親職,成為自己的愛心父母,那我做父母的觀念跟做父母的能力,能不能脫離原來的父母,脫離我曾經驗到的父母。當然,我們受父母照顧很久了,所以做父母的觀念跟能力一定受到他們的影響,但是後天的學習中,我們也學習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因此我應該要能夠跟原來的父母有所區分。


什麼是屬於父母的?

什麼是屬於我的?

我現在也身為父母,

因為我要照顧自己,

所以我要做我自己的父母。


我做我自己的父母跟我父母做我的父母,這之間會有不同嗎?


譬如說:我現在很懶散,那我的父母會怎麼說我?我又會怎麼說我自己?我對我自己講的口氣跟話語,會跟我父母對我講的口氣跟話語一樣嗎?還是我會用不同的口氣,不同的話語對自己說話?


如果我可以成為跟我父母不一樣的父母,那我對原來的父母,他現在還是這樣的講我,我還會那麼在意嗎?可是,如果我跟他是很像的,而且是幾乎忍不住就會用相同的口氣跟語言對自己說話,那當我面對外在的父母現在還是如此對我的時候,我的情緒就容易會上來。


這是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去觀察的一個部分:我成為我自己想要的那樣的父母,我對我自己做父母的能力滿意了嗎?如果不滿意,我還可以怎麼樣的學習?


現在的生活,你是成為你想要的那樣的一個人,

還是,你還是非常的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對你的看法?


也就是說,我們要變成完全不在意別人的評價、別人的看法,這個其實也不是最好,但是太在乎別人對我們的評價跟看法,這個對我們的自我人格的形成也不好。


所以別人的評價在我們的生命裡面,它影響的程度是怎麼樣的一個程度?而我對我自己的認定,我對我自己的感受,我對我自己的評價,又是什麼?


我們長大了,我們總是有自我的肯定以及別人對我們的評價,這兩個之間的比例是如何?


如果我們的自我肯定是很扎實的,那別人對你的評價,即使是對你不以為然,你也不會很容易就被對方激怒;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好好的談一談,溝通一下,互相了解一下。


所以,對方對我不以為然,不代表他是對的我是錯的,也不代表他是錯的我是對的,而只是我的狀況,對方有不了解,所以我試著了解對方,看看他想要從我身上看到什麼,但是我也讓他了解我在想什麼,我在做什麼,他可以讓我知道他的看法,但是我也要讓他知道,我尊重他的看法,但我不會按照他的看法去過生活,我有我自己的感受。


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常常也是如此。因為他們是父母,他們對我們不會完全沒有話說,他們總是會有話說,他們也不可能沒有什麼期待,他們一定會有他們的期待,但是我們不一定按照父母的期待,我們也不可能對父母的期待完全不理會。


父母告訴你他對你有期望,會不會造成你的困擾?

如果你有困擾,是父母有問題,還是你有問題?


尊重父母,但是不按照父母的感覺跟需求去過日子。

如果父母不斷的對你輸出,那是他的事,

你要接收多少,那是你的事。


離開父母,距離上的離開父母,會比較有自己的空間。但即使我們跟父母同住,我們白天也都出來了,我們不是24小時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一天要在家裡停留多少時間,這是由父母決定還是由我決定?父母規定我不能出門嗎?我為什麼每天要留在家裡跟父母大眼瞪小眼?我也可以選擇我白天出門,晚上再回家,我回家,我是回去休息做我自己?還是回去做父母的孩子,有時間跟父母互動?所以我在家的時間,有多少時間是屬於我自己?多少時間我要跟父母打打招呼、講講話,我自己心裡面有沒有盤算?


回到家全部時間都要應付父母,我們也會受不了,回家後全部時間都做自己,不理父母,可能自己也會覺得怪怪的,好像我們的親子關係不太正常,不太順暢。


怎麼去拿捏這個距離,

怎麼去拿捏這個比例、分量,

就是我們生命學習的一個重點。


63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