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芸
任性的小孩,為所欲為的小孩,
絕對是因為父母(照顧者)的寵溺、放任而來。
在需要被教導的時候(約1歲的時候),父母(照顧者)沒有教導,導致隨著孩子的年紀越來越大,孩子越來越不受控制,父母(照顧者)越來越無力與無助。
可以怎麼辦?我自己的經驗得到的結論:大人要能狠心,讓孩子面對結果。
面對五歲以下的孩子,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行就是不行,沒有就是沒有,讓孩子去面對「得不到」的結果。但這個前提是所謂的不可以、不行、沒有,父母有一個可以讓孩子信服的理由,不是因為父母的心情、喜好、感覺,所以不可以、不行、沒有。
正在生病咳嗽,想吃冰淇淋,所以不行唷。
時間到了要回家的時候,想要在公園多玩一下,所以不行唷。
在餐廳裡,想要跑來跑去,但是餐廳不是跑來跑去的地方,所以不可以唷。
想要買的東西,價格太過昂貴,卻不是父母經濟能力可以負擔的,所以沒有喔。
孩子被阻止,是因為很多「現實」的情況,不完全是因為父母的恐懼、擔心、觀念。當孩子得不到的時候,父母要能允許孩子有情緒;得不到想要的,會傷心會難過。
面對國小的孩子、青少年,甚至於成年子女,父母要讓孩子承擔、面對事情的結果,但是父母是一起「陪伴」這個過程。
早上爬不起來、作業沒寫、該帶的東西沒有帶等等,讓孩子面對結果。結果可能是上學遲到、被老師責罵、要去打棒球沒戴手套,所以需要開口借,或是這次只能在一旁觀看別人玩。該屬於孩子照顧自己、打理自己範疇的事情,沒照顧好、沒打理到的結果,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後果。
讓孩子從「經驗」中學習,因為父母的口語已經沒法有所作為,父母的提醒、耳提面命、警告、威脅等等的語言,孩子如果決定不聽,孩子還是會執行他所想的。
所謂父母的「陪伴」是什麼?
我覺得一個是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嘴巴,把嘴巴閉上,不去數落、埋怨、指責、揶揄、嘲笑、一副「你看吧,我之前就跟你說過」。很想唸,很想說什麼的慾望,父母要控制。
再來,父母要有能夠看著孩子經歷痛苦、挫敗、失敗的能力。不要因為擔心孩子「痛」,就盡可能的「拯救」,好讓孩子不用「痛」;這不是「愛」孩子,這樣反而會「害」孩子。孩子的「痛」,孩子的「苦」需要的是父母的看見與了解,孩子不想講的時候,父母給予尊重,給予空間。孩子想要講的時候,父母給予一雙傾聽的耳朵,「聽」就好,不給建議,不給批判,不發表自己的想法,不說自己的感覺。在聽的過程中,不明白不了解的部分,只要「問」就好。
最後,父母要把自己照顧好,特別是生活的穩定與心情的平靜,這是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力量。看著孩子承擔後果的過程,父母有擔心,有不捨,有心痛,有焦慮,這些情緒父母要自己照顧好、安撫好,不要因為孩子的狀況,讓自己的心情起起伏伏,日子過不下去,這樣會讓孩子同時要面對自己又要面對父母那種令人感到壓力的眼神、表情、語言、行為。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