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仁州

【愛與幸福的內在狀態】

講述/劉仁州

記錄/鄭宇宏

 

什麼叫做內在狀態?

你此時此刻的感覺如何,是你當下的心情。

 

你「內在的狀態」,是指一段時間之內,你心情的起伏變化。如果你的心情起伏變化是很平穩的,那麼你的內在就是平和穩定的狀態;但是如果你的高興或是不高興、滿足或是不滿足的起伏非常的大,代表你有一個不穩定、不平衡的內在狀態。

 

維持內在穩定跟平衡,是讓你的生活能夠更有敏銳的覺察與感知的力量,不只是覺察自己,你也可以感知環境、他人,讓你更有應對的能力。

 

有情緒時,要管理好情緒;

沒有情緒了,才來處理事情與問題。

 

養成一個習慣

不要在情緒的當頭

不要在情緒激動的時候

處理問題

 

無論是做父母的,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或是在夫妻關係之間有什麼重要問題要討論、爭論,亦或是在工作上,跟夥伴、同事、主管之間有不同的意見時,都不要再情緒的當頭處理問題。

 

怎麼樣去維持一個穩定平衡的生命狀態?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談到「愛」與「幸福」,這兩件東西是不是人人都渴望?是不是我們長大之後,最大的願望就是得到愛與幸福?無論是結婚、養育孩子等等。

 

我們心裡面總是存著對愛與幸福的渴望跟追求。

 

但是你對愛與幸福的渴望越大,你就是越沒有愛、越不幸福

 

一個人的渴望越大,代表他的缺少越多;你越認真地追求愛與幸福,代表你的內心感覺到的愛與幸福的感覺越少,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思想轉折。

 

那你會問:「劉老師,你是叫我們都不要去追求愛與幸福囉?」

追求愛與幸福的背後推動力,是一股你控制不住的慾望、渴望,甚至努力。

 

在心理學上是這麼講的:「當你長大之後,你對生活的理想性色彩越高;所謂理想性色彩就是你對愛與幸福的渴望越強烈;代表你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受傷的程度越大。」

 

不是你「想要」對愛與幸福有這麼強烈的渴求,而是因為你的內心在小時候,對缺愛與不幸福的痛苦感受太深刻,導致你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需求需要被滿足。

 

看見自己成長中的創傷,有機會去撫慰、去療癒這個受傷的感覺,會使得你有能力去擁有愛與幸福。

 

愛與幸福

不是要追求而來,

而是要能夠擁有,

要能夠感受愛、感受幸福。

 

愛與幸福的存在,有0分~100分的差別,即使你擁有很多的愛與幸福,但沒有人是真正擁有100分的,我想每一個人總是還有一些匱乏與需求。愛與幸福很少的人,也不會少到只有0分,匱乏到一無所有;我們都是處在0~100分之間。

 

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注意力是放在已經擁有的?

還是放在現在還沒擁有的?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沒有的,那麼我們追求的心就會越強烈;但是如果我們已經擁有的愛與幸福,能夠去感受它、體會它,甚至因為愛與幸福讓我們的生命產生一種力量,能夠去服務、去關心、去給予;這兩種情況是很不一樣。

 

當我們從愛與幸福的感受中出發,去為我們身邊的生命做我們可以的服務,去給予我們可以給予的,即使所擁有的不多,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給予。那麼很奇妙的,當你採取這樣的一個角度跟生活姿態,你就會發現,你所擁有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而且不斷地服務、不斷地去付出的人,你越能夠去感受到你生命有很強大的成長的願望,不管你到了多大的年紀,你會覺得你有源源不絕的學習熱忱,你願意去增長你生命的能力。

 

很多時候,越給予,擁有的更多;這也是一個很奇怪的理論。應該是我給出去的時候,我會變少,我追求的時候,我會變多,但是為什麼生命的道理不是這樣呢?生命的道理反而是:你越給予的人,你的生命會擁有的越豐富、越精彩、越精華。

 

不斷地去追求,甚至不斷的跟別人的生命做比較,不斷地去羨慕別人,常常會陷入一個困境裡面,總覺得我是這個世界上的失敗者、可憐的人,我不被喜愛不被祝福。其實我常常很心痛的就是我所接觸到的生命,他們都是很努力的生命、很認真的生命,不管是在工作上、家庭上,他們都投入很多努力、時間與金錢,但是他們常常得到的跟他們期望的差距都還是差得很遠;所以到最後對愛與幸福渴望越大的人,他就會變成一個對生命有很多的要求,對生命有很大的一種掌控的慾望的人,他不只是自己要很努力,誰跟他是「自己人」,誰就要跟他一起努力;如果你跟我結婚了,你就要跟我一樣努力,我的理想就要變成你的理想,我對愛與幸福的渴求,你要跟我一起來承擔;如果你很幸運地成為我的小孩,那從你開始懂事時,我就會不斷地告訴你:「我們做人是要有理想的,我的理想就是你的理想。」所以我們要全家人一起來追求愛與幸福。我變成是愛與幸福的總設計師、工程師,也是總裁判,把每一個人都掌控了,也因此很多青少年都期望趕快長大,長大最想要的就是趕快脫離媽媽的魔掌。為什麼是媽媽?其實很多爸爸也會這樣,但是因為媽媽對家庭投入的時間跟心力是150%,比男人/父親要投入的更多,所以媽媽的掌控慾望也比較強烈,媽媽會把她的困難跟匱乏變成是夫妻的,變成是全家人的困難跟匱乏。

 

一個媽媽,她的生命實際上可能擁有60分的愛與幸福,而她有40分的不足,另外一個家庭的媽媽也同樣如此,但是這個家庭的媽媽把她的注意力都放在她不夠的地方,然後她不斷地追求,甚至偶爾拿到80分、90分她都不滿足,她總覺得應該要拿到100分;但是如果另外一個家庭他們很珍惜他們的60分,他們去感恩這60分的由來,去體會這60分不全然是因為自己的努力,也有前面的人,包含父母親、家族,或社會的努力與美好的貢獻在他們的生命之中,也有上天特別的恩愛,賜給他們美好的機會跟能力,他們充滿了一種感謝跟體會,他們在感謝當中會去珍惜跟善用,他們每天一起床就感謝一天,然後他們會去思考:我這一天可以做什麼,好對得起生命、對得起上天賦予給我的這些東西?當他們是這樣去做的時候,他們生命散發出來的氣息,他們那種安定的感覺,就會很不一樣。

 

父母的安定就是兒女的安定,父母的安定也是他們關係的安定。

 

父、母是兩個人,父、母也經常有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但是因為父、母都是一個穩定的生命,他們懂得怎麼去珍惜自己生命的擁有,他們也知道:「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不用去追求;我沒有的東西,如果我該擁有,老天自然會讓我擁有。」

 

當我的注意力不是放在我沒有的部份,我的注意力是放在我怎麼樣去使用我有的、我會的,然後很奇妙的,很多你沒有的東西它會來到,你會有所驚喜,你會有被愛的感覺,你會有幸福的感覺。

 

愛與幸福

不是你去追求你就會得到;

愛與幸福是被給予的。

 

在生活中,當你認真地去對待你的家人、朋友,對待你生命中有緣遇見的人,很多時候的對待不是去看每一個人都是病人,都是你要去拯救的對象;如果你用這樣的態度去看待遇見的人,全世界的人都會怕你,覺得你最好不要來,你來了之後我沒病都被你看出病來。

 

所以不要到處去覺得別人有問題,如果你一直覺得別人跟這個社會有問題,其實是你有問題,是你的眼睛出了問題。

 

印度國父-聖雄甘地名言:「我的生命就是我的信息。(My life is my message)」

 

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生命就是上天賦予他,要他去傳達的訊息。你的家人,你所遇見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生命都攜帶著上天賦予他們的訊息。如果你對生命產生興趣,然後你願意去了解,你願意去聆聽,你願意去陪伴,不管他講他快樂的、美好的,或者他講他心酸的、痛苦的,你都能去陪伴他、能夠去聆聽他,然後去感知上天透過這個生命,祂要讓我看到什麼,學習到什麼?當你們談完話之後,對方覺得跟你談話很愉快,覺得很放鬆,覺得很有收穫,同時聽你說話,對方覺得非常的感恩,你也啟發了他很多。

 

所以在印度,當他們人跟人碰面的時候,會雙手合十,跟對方輕輕地鞠躬點頭,接著會說:「Namaste」。意思是說:「我對你的生命所蘊含的神聖予以致敬。」

 

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生命,你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你愛一個人,關心一個人,在乎一個人,這個人他就啟發了你所不知道的,你過去所忽略的,甚至是啟發你一直在頑強抵抗、克服不了的問題。

 

我沒有追求,但是我被給予,

一個好的生命的內在狀態,愛與幸福是會被給予的。






22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