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曉芸

【那些看似「無法無天」的孩子】

文/劉曉芸


家庭日那天,禮堂內活動正在進行,台上有老師正在演講,我站在後方出口的地方。我旁邊有一位媽媽帶著莫約2歲的兒子來聽講,但這畢竟是大人的場合,我想孩子是無聊的,所以他發現了禮堂的門,開始玩關門、開門的遊戲,也發現這個門口大家進進出出,「擋人出路」這個遊戲也很好玩。在孩子做這些動作的時,媽媽只有口頭上跟孩子說:「不可以這樣,這不是我們的家。」但孩子根本不理會媽媽,繼續做他想做的動作。


身為活動的主辦方,我制止了孩子。我停止孩子的動作,然後跟他說:「不可以在這邊玩唷,如果你再去玩一次門,我就要把你帶出去。」孩子用斜眼看了我一眼,當著我的面又再去玩了門。於是我跟媽媽說:「媽媽,不好意思,我要先把孩子帶出去喔。」邊講我邊有往孩子靠的動作,孩子看到了之後,有了離開門的動作,他往會場內進去。但是畢竟是一個2歲的孩子,在體積上、在力氣上、在速度上還是大人佔優勢,所以我也快步跟上,把孩子一抱,往外面走出去。


一走出禮堂,孩子開始大哭、尖叫,開始用指甲抓我。走到外面後,我把孩子放下來,我用溫和平靜但嚴肅的口氣跟他說:「不可以玩門,因為你玩門,所以我把你帶出來。如果想要回去,我們需要安安靜靜,等你哭完了我們再回去」。當我重複這樣說的時候,我還是牢牢捉著他,孩子繼續想要掙脫反抗,也有更多攻擊性的動作,指甲繼續抓我,嘴巴低頭咬我,雙腳開始踢我,但他發現反抗無效,因為我還是牢牢地抓著他。之後媽媽靠了過來,我便把孩子還給媽媽,我隔著一段距離觀察他們。


當我退下後,孩子開始在地板上打滾哭鬧,而媽媽坐在一旁無言的觀看,之後孩子起身開始攻擊媽媽,媽媽也是坐在那邊任由孩子的拳頭落在身上,孩子打得過分時,媽媽才起身躲開。


最後,很可惜的,等孩子情緒稍稍平緩之後,媽媽便帶著孩子先行離開,我沒有機會與媽媽多聊。


一個莫約2歲的孩子如此的無法無天,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小生、青少年?

又會長成一個什麼樣的成人?


一個莫約2歲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貌似無法無天的情況?


當孩子約1歲的時候,他們內在有一股力量開始成長—欲望。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對世界的好奇、對環境的探索,還沒有太多「思考」在幫助,是「欲望」推著他們所有的動作。但也是在這個階段,透過與大人的互動,孩子在學習「有法有天」,不適合的行為,不可以做的事情,大人透過行動上的「阻止」讓孩子知道:原來有人的力量凌駕在我之上,不是我想要做什麼,我就可以為所欲為。也因為如此,孩子慢慢練習「控制欲望」。


當孩子在1歲左右的年紀出現這樣的情況,而現在的父母都奉行著「愛的教育」,溫和的對孩子說:「不可以」,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知道「不可以」的意思是什麼,也因此這個階段父母需要一邊「說」不可以,一邊有「動作」阻止孩子正在進行的行為,如此一來孩子便知道:原來當人家說「不可以」,是指這樣的意思。在這個階段是父母與孩子主權的抗爭,而父母絕對占優勢,因為父母的力量絕對比孩子來的大。


父母對孩子的「阻止」,我們常常提的是兩手策略—一手堅定,一手溫柔;口氣、動作溫柔、溫和,但是態度堅定;很多時候父母需要使用「重複、反覆」的技巧對孩子表達「不行」、「不可以」,這也考驗著父母的耐性。


有些孩子可能很快的接受「他被阻止了」,沒有什麼情緒反應,繼續往下一個地方探索;有些孩子被阻止後,會再去做被阻止的行為,但多嘗試幾次,被阻止幾次,他便知道有一條底線,他會放棄他想要的(控制欲望);有些孩子因為被阻止,想要的得不到,因此而有生氣、失望、傷心的情緒,這時父母要有能力平靜的面對一個情緒化的小孩,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很傷心,沒有關係你可以有情緒,但是這個行為還是不可以的」;讓孩子的情緒單純的就是情緒,那麼這個情緒一下子就會過去,如果孩子把情緒當作一個武器,那麼這個情緒就可以搞很久。


被「欲望」這股力量推動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學習他想要去的地方,他想要做的事情,他想要得到的東西,是有界限的,是有「可以」跟「不可以」、「允許」跟「不允許」,同時他們也在學習哪些與人互動的「策略」是可以的,哪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策略」是有效的。也就是說,如果這個階段讓孩子養成用「哭鬧」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那之後當有想要的得不到的時候,這個孩子就會使用「哭鬧」,使用「發脾氣」來得到他想要的;看似無法無天的孩子就是這麼來的。


看似無法無天的孩子,絕對是父母(照顧者們)調教出來的,

這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照顧者們)的問題。






11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