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會用的一個例子:「如果手指上有一個傷口,我們將這個傷口放到一杯鹽水裡面,會哇哇叫,因為鹽水讓我們很痛,但是該處理的是鹽水?還是傷口?」所以當生活中遇到讓我們不舒服有情緒的事情,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的生命有傷口沒有去照顧和處理,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其實只是鹽水,是來幫助我們去看見自己生命的傷口。
這個比喻,淺顯易懂,讓大多數人理解到很多重複出現的情緒要向內看,跟當下的人、事、物可能沒有太大的關係,跟我們童年的創傷有關,不是要去解決我們遇到的人、事、物,而是要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生命上,自我療傷,自我愛護。
華人行動目的在培養生命工作者:有能力看見生命的問題,有能力解決生命的問題,有能力陪伴他人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過去10年,劉老師訓練出一批一批的生命工作者,大家拿劉老師當榜樣,學習效法之。劉老師對一個生命的了解與洞察能力,令人佩服!多年的經驗讓劉老師有超強的直覺與看見,但劉老師對一個生命的溫柔也超出一般,有的時候包容接受,有的時候嚴厲,而在課堂中,劉老師幽默、犀利的話語,更是讓很多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從事生命工作或是去上很多成長課程,很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生命上工作。但是好多人從事生命工作後,越來越少在自己的生命上工作,越來越多在別人的生命上努力工作,洞察自己的能力變弱,察看別人的能力變強。這是一個迷思,很多時候可能沒有謙虛的向內看自己的傷口,而是理直氣壯的成為別人的鹽水,並說這是對方的生命有傷口,要對方好好去看自己。
人與人相處往往互為鹽水,都有傷口,
而我們需要的能力有兩個面向:
一方面要能夠看見自己的傷口,
另一方面也要看見自己對別人帶來的傷害。
事情沒有對跟錯,但是在互動過程中,當我們堅持自己,我們有可能造成對方的不舒服;當我們委屈自己,我們會讓自己有不舒服的感覺,容易掉進受害者的角色,只看到自己的委屈,只看到別人帶給我們的傷害,而沒有看到我們也帶給別人傷害,我們也讓對方很辛苦。
生命的課題很多時候是充滿矛盾的,但是所有的矛盾好像又都同時並存互不衝突,我們就是在這些矛盾之中尋找生活的平衡點。我們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生命的傷口上,好好照顧自己,為自己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我們不故意去成為別人生命的鹽水,當我們在做自己的時候,不小心成為他人的鹽水,我為我的「不小心」道歉;當我們去陪伴他人的生命時,不介入對方的生命課題,不幫對方面對他該面對的課題,不幫對方承擔他該承擔的課題,當我們無法控制的介入不屬於我們的功課,那我們要知道我們有功課要修了。
我們透過我們遇到的鹽水,來努力發現自己生命的傷口,而不是看不見自己生命的傷口,還去找更多跟我們有類似傷口的人相互取暖,甚至結為同一陣線去質問「鹽水」的傷口是什麼。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