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仁州

國、高中生的危機與轉機

孩子有了錯誤或失敗,

需要的不是父母無情的批判或責罰,

而是父母的教導與鼓勵。


「劉老師,什麼時候有空跟我的姊姊、姊夫談一談?他們為了國三的兒子已經焦頭爛額了!」「劉老師,可不可以跟我的好朋友談談?她的兒子最近情緒很不好,可能會鬧自殺!」

「劉老師,怎麼辦?我跟我讀高中的女兒,每一次講話,總是會吵起來!」


因為這些焦急、無助的家長,我在最近幾個月,跟好幾位的國、高中學生有機會坐下來聊天,試著了解他們的生活與心情。


這些孩子有打架、蹺課、抽菸、忤逆師長、不服管教、談戀愛、荒廢課業等問題,讓家庭、學校甚至社會都非常頭痛,視他們如洪水猛獸。可是這些孩子快樂嗎?不!他們也很痛苦,他們也不喜歡自己是這個樣子,他們只是無力自拔。


大人和孩子都這麼痛苦,到底什麼地方出了差錯?為什麼他們必須要這樣互相折磨呢?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一開始的時候,需要倚賴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會讓父母品嚐到為人父母的榮耀與力量。在幼小孩童的心目中,父母如同法力無邊的神。然而,許多的父母在成為人父、人母之前,可能有許多偏差的生活觀念與態度;內在可能充滿憤怒、悲傷,也可能極度自卑或偏執。這些都可能因為自己從小成長過程所遭遇的創傷,一直沒有機會醫治所造成的。


於是對人生充滿了痛苦不堪的回憶,對孩子的成長也充滿了不實際的幻想與期望,最終往往把自己未完成的美夢或理想寄託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漸漸長大,孩子的自我意志也在成長,他們漸漸地不再乖乖的聽話,於是,父母的責罵、處罰施加在他們的身上,使得他們不敢不服從,父母也不斷的灌輸他們:「我們打你、罵你是為你們好,免得你們將來變壞了!」在孩子的童年,父母的權威力量是何其強大,孩子根本無力反抗!因此默默忍受,學會不再反抗、做爸媽的乖寶寶!


進入青春期,也是所謂的狂風暴雨期。孩子的身體長大了,力量也長大了。「半夜裡,我被吵鬧聲驚醒。一看,又是繼父喝醉酒,回來暴力毆打我的母親,於是,我氣不過,拿起掃帚的把柄朝繼父就打去,結果他被我痛打一頓。這是我第一次動手反抗繼父。」這是一個國三的學生親口跟我說的一段話。相信絕大部分的孩子還是不敢動手對抗父母或老師們的權威,但是他們也不再乖乖的聽命權威的擺佈,他們開始情緒性的抗爭,自毀性的行為、破壞社會的行為等等層出不窮。


能夠向外求救的父母,是有福的。因為這樣的父母不想與孩子的關係愈來愈惡化;但也不想就此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滅。孩子需要被尊重,孩子也需要學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任,因此父母要教導孩子如何養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們批評、指責孩子的行為,就是在替孩子的行為負責任。在『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給父母的建議是:


「父母可以分享給孩子的是想法、知識和經驗,就像顧問對顧客所做的服務。成功的顧問分享給顧客的是經驗而非訓誨,提供消息而非強迫推銷,建議解決方式而非要求一定如何解決。更重要的是,成功的顧問分享經驗、提供消息、建議解決方式不會超過一次。有效率的顧問提供給顧客他的知識和經驗,但不會一次又一次斥責顧客,如果顧客不採納他的想法,也不會羞辱顧客,當他了解顧客有所抗拒,他不會繼續推銷他的觀點。成功的顧問提供他的看法,但是把選擇的責任留給顧客。如果顧問的行為像大部分的父母,他的顧客會通知他不再需要他的服務。」


有心要求救的父母,要努力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要學習不用權威的管理方法,妥善的溝通技巧。要讓青春期的孩子打開心房,唯有父母發揮最大的愛心,也就是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耐住性子,溫和的說話,給孩子空間,允許孩子可以有錯誤與失敗。孩子有了錯誤或失敗,需要的不是父母無情的批判或責罰,而是父母的教導與鼓勵。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覺和需要,學習愛自己,學習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父母要從控制轉換成扶助,停止對孩子的期望,而是盡力的去了解孩子對自己的期望。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特質、專長、興趣,並在孩子有一點點的努力、進步和成就時,能即時的、適切的給予肯定和讚美。


爸爸、媽媽們加油,不要氣餒。青少年的孩子們也要加油,不要放棄你們的父母,也不要放棄你自己。



174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