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劉仁州

感覺羞愧,犯錯不會讓你變成錯誤

內容/劉仁州

文字整理/劉曉芸



羞愧感在一個人的生命裡面,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的生命會出現很多的狀況或問題,都是這個羞愧感出了問題。


羞愧是讓我們認識自己限度的能量,羞愧允許我們犯錯並且了解自己需要幫助,羞愧也是我們靈性的來源。


在發展自主性的階段裡,最大的危機是羞愧感。孩子必須學會與羞愧和疑慮共處,這些感覺本來是好的,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限度,知道自己會犯錯而非全能。然而過度的羞愧感卻使孩子扭曲了意志的力量,把操縱環境的能力轉而用來對付自己。《家庭會傷人》


羞愧可以是健康的羞愧感,也可以是有毒的--毒性的羞恥感,或者內化,羞愧感內化成人格的核心。有毒的羞恥感、內化的羞愧感都會讓一個人出問題。


犯錯不會讓你變成一個錯誤,

不因為犯錯就質疑自己、詛咒自己,或懲罰自己,

而是在犯錯中學習成長,不是用犯錯定義自己。


錯誤是學習的機會,很多父母在孩子錯誤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的、平和的來協助孩子,而不是暴打,也不是謾罵,不是指責,不是羞辱這個孩子,而是要教導這個孩子;犯錯,是一個成長的機會。


很多時候因為父母的情緒,因為父母的手段,會讓孩子因為犯錯而自覺不好,這個「不好」跟犯錯本身沒有絕對的關係。


自恨式的羞愧感

「羞愧感」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缺陷、錯誤時的一種心情,其建設性的一面,是使人能因反省而改過遷善,然而「自恨式」的羞愧感,卻讓人在犯錯時,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很笨,或很壞;這種心情的殺傷力很強,使人完全沒有力量去改過,甚至於不能清楚分辨到底自己錯在何處。


自恨式的羞愧感在成人的身上經常可見。有的人會因為一個錯誤,弄得心情低落,久久不能平息;有的人會為了掩飾一個錯誤,而犯下更大的錯誤;也有人會為許久以前的錯誤(例如沒考上聯考),在多年之後仍感羞愧。這些過度的反應,可能是多年前培養起誇大的羞愧感所致,在誇大的羞愧感中,人不但為所犯的錯難過,更痛恨自己。《網路資料》


我們在學習怎麼樣照顧內在小孩,我們在學習怎麼樣成為一個有力量的父母,就要從「你怎麼接待自己的犯錯?」開始探討;當你事情不如意的時候,你不小心犯錯,或者你控制不了你的情緒,做了一些讓你自己覺得很不好的事情,當你發生上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怎麼對待你自己?你會跟自己說什麼話?


我們的反應跟小時候是有關連的,小時候如果你犯錯,不管你是因為任性,因為發脾氣所以跟父母槓上,或者你是因為不小心犯了錯,發生了意外,造成別人、家人的損失,那時候你的父母怎麼處理你?譬如說打破一個杯子,譬如說你生氣了把人推倒,搶人家的東西等等,如果發生在你父母的眼前,你的父母會怎麼對待你?


很多時候你是怎麼被對待,

我們就會沿用來對待自己,

然後也會成為我們長大之後,

對待孩子、對待別人的一個衝動,或是習慣性的反應。


我們的行為是不可能完美,

但是做為一個人,我們是毫無問題。


我們會不會因為自己的行為,

因為自己的一些言行或舉止,

而去否定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本質?


「羞愧感」這個部分是值得我們好好的來觀察探究。先看自己是一個小孩,回到自己的童年,去找尋自己的成長經驗,而不要急於追究自己的責任,不要一下子就把自己當作父母,然後在看自己曾經怎麼傷害過孩子。


把做為父母的這個部分,放在後面;我們先去看見我是一個孩子,我是怎麼長大的?







37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