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難,太難了,那當然。不過,請你這樣想想:
介入他人的課題,還要背負他人的課題,
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
所以,你必須要清楚「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
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
這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最近朋友送我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究竟出版社),書裡有一部份討論到「課題的分離」,我覺得這部分理念的釐清,對生命工作太重要了,所以經過消化整理分享如下:
假設有一個很不用功的小孩。上課不聽講,也不做習題,連課本都丟在學校。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會怎麼做?
絕大部分的父母當然是想盡辦法讓他用功讀書,例如讓他去補習或請家教,視情況而定,甚至揪著他的耳朵也要想辦法解決,認定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然而,在這種高壓強制下被迫讀書的結果,孩子有沒有變得喜歡讀書呢?沒有,孩子只是為了應付學校及考試而讀書,就像例行公事。
孩子要不要用功讀書,或是要不要和朋友出去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父母代替孩子讀書是沒有用的。所以當父母命令孩子「好好用功讀書」時,就像帶著滿腳泥巴踩進別人的家裡,干涉了別人的課題。這麼一來,就很難避免衝突。
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所有的人際衝突,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父母常常說「這是為你著想」這句話,但很明顯的,父母是為了自己的目的,也許是為了體面或虛榮心,或是為了滿足支配欲等所採取的行動。也就是說,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父母自己」。正因為孩子察覺到這種欺瞞行為,才會有所反抗。
在這裡,我也不是鼓勵放任孩子,完全不去過問孩子在做什麼,或不想知道。父母應該要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做些什麼,在身旁守護他。以讀書來說,首先讓孩子知道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如果他想要用功讀書,父母會隨時在身邊提供孩子需要的支援。但是,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課題,在孩子沒有提出請求的情況下,父母不要插嘴干涉。
這種做法不限於親子關係,在心理諮商觀念也是一樣,個案要不要改變,不是諮商師的課題。個案在接受諮商後,要怎樣下決定、要不要改變生活型態,這都是個案的課題,諮商師不能介入。有句諺語說:「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如果無視個案的意願,強迫他「改變」,只會在事後引起更強烈的反彈。
一個孩子如果情緒出現障礙,要不要走出來,如何走出來,原則上是孩子自己的課題,而不是由父母介入。只不過,親子間究竟不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需要有某種程度的關心和協助。這時候,最重要的是,當孩子陷入困境時,能不能坦白地找父母商量?彼此之間是不是從平時就建立互相信賴的關係?
父母過度介入孩子的課題,往往認為「孩子就是我人生的一切」,把孩子的課題當成是自己的,全部攬在身上,無時無刻不為孩子想著。結果,當這父母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人生中的「自我」已經消失不見。
孩子畢竟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每件事都得依照父母的心意,不管是念書、就業、結婚,或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細節,都不可能完全如父母所願去行動。如果不能把握這個分際界線,一意孤行地將父母的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立刻會變成一種騷擾式的「介入」。
好難,太難了,那當然。不過,請你這樣想想:介入他人的課題,還要背負他人的課題,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沉重又辛苦。所以,你必須要清楚「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然後把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這是讓人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的第一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