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仁州

籌備週報 026號

2010年03月31日

撰寫:劉 仁 州



三年前我們認識了丁非,敏感度的培訓課程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她也開始聆聽來自內心的聲音。


去年二月,丁非參加了「深度醫治」的培訓課程,在寫信給父母的練習中,察覺到祖母對父母的排斥,是她童年內心一個很大的陰影,於是想要更認識祖母的生命。但還沒來得及回老家見祖母,就接到她突然去世的消息。在出席喪禮時,她從兩位叔公的口中了解了許多祖母的生平,還有許多家族的歷史。


丁非發現自己帶著尊敬和謙卑的情懷去認識更多家族的歷史,讓她的內心感覺更有力量。於是她有了一個想法:邀請一批青年志願者和社會工作者,兩人一組的去採訪老年人,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並為他們作紀錄。經費來源則是去申請獎勵社區公益創意項目的基金。


寫完企劃案後,丁非沒有把握會被接受,而假如案子不被接受,會對她當時的工作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想到請別人頂替投案,但內心也掙扎如此作法似乎不妥當。她尋求我們的想法,我們鼓勵她要勇敢的、誠實的去面對自己內心的良知。之後,她決心誠實地去面對一切的困難。案子初審被接受,複審面對評委的口試時,張玥、靜哲陪伴一起去給她加油,結果通過了。


今年三月,丁非成立了「人˙間關係社區發展中心」,推出第一個項目「鹽和米」。鹽是指老年人,米是青年人。


她徵集了60多位青年志願者,一起來進行聆聽並記錄老年人的生命故事。


3月24日、25日,兩整天,我們為30位志願者作培訓,進行「生命的敏感度訓練」。上海師範大學約60位社工系的學生也加入24日上午的培訓。當天我們搭交通車來到上海師大的奉賢校區,離上海市區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天空下著雨,天氣很是陰冷。


「生命的敏感度訓練」一般都是我做主題說明,解說培訓的效用。接著就將人員分組,我們五個人各帶一組。振欽、靜哲、張玥幾天下來,都能贏得組員的信任和讚許,在回應的功力上,讓專業的社工員和心理諮詢者高度肯定。


因為我們必須離開上海了,而我們只培訓了30位志願者,還有30位尚未培訓,丁非就邀請張玥4月中的時候再來上海主持培訓的工作,張玥果敢的答應。


26日,振欽回台灣,靜哲、張玥隔天回南京,我和貴珠繼續我們的行程到香港。


適逢香港英華女校110周年校慶,27日晚上,我們應校長邀請成為校友餐會的貴賓之一。共150桌,1500人,真是好大的一個場面。校長的先生,城市大學的李教授,負責接待我們,介紹我們認識很多位香港教育界的前輩。我們在香港的朋友幾乎都是英華的校友,很高興能與她們在餐會上碰面。


28日,星期日,一早我們就啟程前往東筦,李紅老師和她的先生到車站接我們到虎門,一家蒙特梭利幼稚園。下午,為40位家長和老師講演「情緒管理和親子關係」。29日上午,我們去參觀了鴉片戰爭紀念館,中餐跟一位先生個別談話,緊接著是一對夫妻,差一點就沒趕上車子回香港。


31日,3月的最後一天,我和貴珠回到台灣,完成了一個多月的旅程。曉芸到機場接我們,靜哲晚我們一個小時抵達高雄機場,我們一家四人再次團聚,一起驅車回家。



1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