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劉仁州

行 動 週 報 第 007 號

2011年01月03日

撰寫:劉 仁 州


聖誕節剛過,我們迎接香港的老朋友陳鳳明老師,前來加入華人行動一個星期。早在1989年,我們一家環球學習之旅到英國時,正好鳳明和先生振球在英國讀書,從此我們就結下深厚的情誼。這麼多年來,每次路過香港,鳳明總是為我們安排吃、住,並多次撥空加入我們在各地的活動。


貴珠說:「鳳明是一位認真追求生命的人,她那看似平凡的生命,卻讓大家在聽她述說其生命經歷時,覺得她的不平凡。她說:『年輕時在學習的道路上,受到許多人的關愛、栽培與提攜,如今上天所賜給我的一切,並不屬於我個人,我很樂意與他人分享我的資源。』」

趁著鳳明的來臨,我們有一堂課討論「七月初香港大會」。目前預定是7月1-4日,目標100位各地華人,對生命工作有使命感或有興趣者,歡迎與我們聯絡。

這個星期,我們開闢了三堂課,探討「情緒的認知、體驗和管理」。偉傑:「當老師問我們,生氣的時候身體那個部位會有反應?我發現我的眼睛,鼻子和眉毛都有反應,這些是我之前都不曾發現的。鼻子會有反應,因為心裡的怨氣和悶氣不停地從鼻子呼出來。」翠菁:「我的身體反應是:心口好像有火在燒、全身緊繃、擺出我的臭臉、緊抿嘴唇以表達自己的不高興。我知道我是屬於生悶氣型的,默不吭聲、沉默抗議,期望對方來發現。我一直以為這是源自媽媽的表達方式。印象中媽媽生氣時總是擺出一張『生人勿進』的臉孔。然而,第二天早上靜默時,我突然發現那種儘量壓抑自己的不滿,忍無可忍的時候再說話的模式,其實很像我的老爸。老爸看到他的子女有讓他不滿意的行為時,總會靜靜地看在眼裡,不出聲,一直到忍無可忍,便會突然說出一些教訓的話。」


這星期我們繼續生命講堂的演講練習,曉芸的講題:「人生的意義」。她說:「從大二休學踏上自我探索的道路,我慢慢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近年來的學習與經歷,讓我逐漸相信有個偉大的力量在照顧我,對於未來不用想太多,老天爺會指引我。」藝嘉在準備時,也想到兒子求學的一些往事,她說:「當時自己的情況不佳,相對的也對孩子造成不少的傷害,覺得內心有很多的抱歉。我們為人父母的,自己生命有這麼大的困難,孩子跟著我們長大也是非常辛苦的。」


星期四我們到高雄,拜訪前生命線吳信安主任。吳主任在生命線服務33年,最近剛退休,是自殺防治的專家。曉芸:「讓我最欽佩的是吳主任的專業態度,對人的關愛與溫暖,還有他的敏感度。他的問問題和回答我們的問題,都是一針見血。」靜哲:「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富裕,但是我們卻愈來愈失去生命的目標,人一旦迷失了,什麼事情都會發生。回想自己的求學過程,社會教育和生命教育都非常少;壓力的處理、人際關係、情緒管理的課程更少。現今的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學習知識、技能上,對生命的學習則嚴重缺乏。」


送走民國99年,迎來民國100年。我們是很幸福的,因為從住處走路2分鐘,就可以觀看日出和夕落,配合環繞的山景,真是美不勝收。


元旦,我們沒有放假,因為很難得,有張詠富、雷爾伶來給我們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貴珠:「詠富、爾伶的分享,感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這是一對難能可貴的年輕人,婚前就能夠將生命做如此深入的覺察、改變,真是令人感動與佩服,也誠心祝福這對新人。」


跨年,我們還有兩位特別的朋友,一位是曉芸的國中學姊呂貞儀,另一位是振欽的太太許茹婷。


元月2日,星期日,麗雪的56歲生日,她的特別慶生模式是帶領一行8人,搭車上阿里山,享受台灣傲人的自然美景。


朋友們!祝你 新年新希望!




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